科学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,确保这一政策落实落地
宽严相济中的“济”,含有救济之意。所谓救济,即以司法之宽来救济立法之严,以司法之严来救济立法之宽,司法对立法发挥着救济、调适功能,以弥补立法之僵化性,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。
宽严相济中的“济”,含有救济之意。所谓救济,即以司法之宽来救济立法之严,以司法之严来救济立法之宽,司法对立法发挥着救济、调适功能,以弥补立法之僵化性,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。
在云梦县第一中学,有这样一位教师:从教25年,他宽严相济,温柔同行,以专业引领成长,用爱心温暖心灵,被学生亲切地称为“刘爸爸”。“孝感好老师” 系列报道,今天播出第三篇:《刘建平:宽严相济育桃李 润物无声洒春晖》。
8月22日-23日,成都七中2025-2026学年德育研讨会在成都大邑康礼外国语学校顺利召开。本次会议以“严格而不死板 宽松而不放任”为主题,聚焦“宽与严的育人艺术”,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,成都七中的育人理念和管理原则。成都七中两校区全体行政干部、教研组长、年
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刑事政策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2025年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强调,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辩证把握从严与从宽的关系,宽和严都要依法,严和宽两手都要抓、都要硬、都要准,确保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。如何理解宽严
在今年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上,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强调,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,要坚持与发展大局同向而行,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,与检察实践同题作答。检察理论研究作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指导检察实践行稳致远的先导
□治理新型网络暴力需要在全面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础上,坚持全面评价,根据法益侵害类型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,分别对新型网络暴力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或刑法规制。通过对不同网络暴力行为的区别对待,达到惩治与预防、治罪与治理、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目的,最终实现治理的
2025年1月,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,“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”。宽严相济是中华法系源远流长的重要思想,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刑事政策,其根植于中国独特的政治传统、文化传统、法律传统和伦理观念,历经后世不断发展演变,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体系。全面准确贯